航測無人機助力九寨溝災區成功獲取首批震后高分辨率影像
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發生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統一部署和組織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等單位全力投入應急測繪保障服務工作中。8月9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成功獲取首批災區震后高分辨率航空和衛星影像,并在第一時間趕制出影像圖用于應急救災指揮決策和災情分析評估,其中無人機影像分辨率最高達到0.16米。
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8日連夜組織19名專業測繪技術人員攜帶5架測繪無人機和通訊設備、測量設備等奔赴災區。9日19時,測繪無人機分隊2架無人機成功獲取災區漳扎鎮附近高分辨率無人機影像,包括九寨溝溝口至五彩池、彭豐村、永竹村、達基寺等在內的70平方千米0.2米高分辨率影像和九寨溝縣城30平方千米0.16米高分辨率影像。
駐扎在綿陽機場的一架運-12航攝飛機經過3個多小時飛行,成功獲取災區200多平方千米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同時,緊急協調獲取了北京二號和高分二號、高分三號衛星1.0米分辨率災區衛星影像。
災區震后高分辨率航空和衛星影像經過處理后,通過與災區震前影像的對比,可以準確地對災區房屋破壞、道路損毀等受災情況進行研判分析工作。目前,這批影像圖已緊急送至國家和四川有關救災部門,用于指揮決策和搶險救災。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于10日上午10時將《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震后影像專題圖》《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影像專題圖》以及《漳扎鎮災前災后衛星影像對比圖》傳送至國務院應急辦,并為國家氣象局提供了救災相關圖件。
衛星應用中心10日上午增加4景高分三號衛星災后影像,用于抗震救災。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目前正在利用該院開發的災害應急自動統計分析平臺開展應急保障工作。該平臺基于地理國情普查及監測成果數據,通過其與災后圖像比對,即可瞬間實現土方量算、選定位置的距離面積量算、受災地類統計等功能。
更多相關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測繪技術,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工程建設與物體三維測量等測繪及相關領域,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獨特優勢。本文在介紹三維激光掃描儀的工作原理的基礎上,以邢臺峽谷群...
所見即所測, U3 AR視覺RTK“速”不可擋!
所見即所測,U3AR視覺RTK“速”不可擋!...
破壟斷 可用于測繪 中科院研制“三維相機”為地面精準畫像
從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丁亞林研究員團隊研制出高分辨率的大視場三線陣相機,將其搭載在飛機上對地面拍攝,可獲得飛行范圍內的高精度三維立體照片。該成果打破了國外同類技術壟斷,可用于...
中海達RTK在測繪行業應用的優勢
中海達RTK以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為基礎,融合聲吶、光電、慣導、激光雷達、UWB超寬帶、星基增強等多種技術,已形成“海陸空天、室內外”全方位、全空間的高精度定位產業布局,中海達RTK結合強大的數據采集和后...
北斗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不久將實現民用
作為一個從一出生就注定要走向尋常百姓家的“國之重器”,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北斗”何時用、誰能用、怎么用等問題一直備受矚目。也因此,1月12日,在“北斗”衛星又一次成功飛天,拉開2018年高密度發射序...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客專500米長軌鋪設技術創新側記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鋪軌項目經理韓少華(右三)、項目書記羅謙(右二)、副經理梁軍(左二)、總工毛永明(右一)在現場辦公 9月21日,武(漢)九(江)客運專線開通運營。 動車飛馳在平順的...
徠卡MS60全站儀在冰雪世界的掃描與建模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始創于1999年,至今已經舉辦了20屆,在過去的二十年,這里涌現出來一系列的經典作品:五福塔、斷橋賞雪、蘇州印象、天朝鑾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米蘭教堂、古羅馬斗獸場、歐式...
徠卡RTK介紹及常見問題的解決辦法
Q1:徠卡GS18傾斜機自從推出后,以其較好的性能及使用上的“隨意性”受到行業內使用者的廣泛贊譽,具體體現在哪里呢? A1:徠卡GS18傾斜機的最主要特點是:高效測量,無需整平;傾斜測量,無需校...